Search
EN
科研成果
【突破】法学院副教授李文华老师在SSCI期刊《Asia Pacific Law Review(亚太法律评论)》上发文

《Asia Pacific Law Review(亚太法律评论)》近期刊发了法学院副教授李文华老师和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法学院教师廖志雄博士合撰的论文《Finding Equity without the Law of Equity: Asset Management, Fiduciary Duty and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in China(在没有衡平法的情况下寻找衡平:中国的资产管理、信义义务与金融消费者保护)》。

该文是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教师第一次在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实现了法学院建院以来SSCI来源期刊论文零的突破。

 

《Asia Pacific Law Review(亚太法律评论)》是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的杰出出版物。它以亚洲为基地,专注于亚太地区的法律,并为各种法律相关学科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令感兴趣的学术作品。该期刊的另一个重点是该地区专业法律实践的发展。《亚太法律评论》发表了来自世界各地顶尖学者的文章。它还吸引了知名法官和世界知名从业者的文章。该期刊2011年至2022年的影响因子为0.542,2022年为SSCI法律3区(Q3)。

 

信托法被引入中国已经有21年,但具有良好制度优势的衡平法中的信义义务却没有被普遍地在中国被引入,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具体到资产管理领域和相关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来说,虽然具有联合部门规章性质的资管新规和作为司法文件性质的九民会议纪要都有提及资产管理方的受托义务及对投资者的适当性义务等具有信义义务性质的一些零散性规定,但是对于没有衡平法条文和传统、即使在信托行业也因为受到大陆法系传统思维影响而使得信义义务适用也较为有限的中国来说,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从中国纷繁复杂的资产管理(主要是持牌金融机构作为受托人的资产管理,这是中国金融各行业近年来的业务“蓝海”,而中国的金融资产管理规模是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二的,因此对于资产管理领域的信义义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其中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的监管和案件裁判的历史与现状出发,从1990年代至资管新规和九民纪要实施前后我国法院做出的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判决中,寻找具有衡平性质的信义义务并解读其合理性,梳理出具有法律意义的规律和价值,并对其现状进行总结,对其发展趋势做出有理论依据、有前瞻意义的研判。

本文对于中国在资产管理及相应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领域从自发到自觉地运用信义义务之情况的评介和研究具有重要的阶段性意义,对于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相关情况具有很好的开拓性价值。在此篇文章发表后,两位作者将继续在信托法和信义法领域扩展相关研究,为不断扩大信托法、信义法在中国的适用范围,为不断扩大中国相关法律和实践在世界范围的影响继续做出学者应有之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