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学术成果
《东方法学》马国洋:论“人工智能法”框架体系的多维动态模式


文章来源:《东方法学》2025年第1期


摘要:“人工智能法”框架体系的多维动态模式是顺应人工智能治理发展趋势的产物,其可以有效满足人工智能治理精细化的需求,同时也符合立法的内在要求和抢占话语权的需要。多维动态模式是三个基本维度的有机组合,分别是基于主体进行治理的价值链维度、基于流程进行治理的生命周期维度以及基于不同场景进行治理的场景维度。在组合方式上,多维动态模式要求以人工智能的生命周期为主线,在不同环节为价值链中的不同主体赋予相应的权利和责任方式,并且根据特殊场景在各个环节设置针对性规则。其动态化调整则应基于敏捷治理的原理,通过设立“人工智能法”框架体系的实时监测、多元合作和信息反馈机制加以实现。这种多维动态模式有效结合了人工智能治理的各单一模式,可以弥补单一模式的缺陷,并更好地适应技术发展。

 



 

作者简介:马国洋,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曾于《中外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东方法学》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数篇,主编《人工智能法学》等书籍,参与编写《中国人工智能法治发展报告》等书籍,获第九届陈光中诉讼法学奖学金等奖项。目前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法学和证据法学方向研究。